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养生学堂
养生知识
发布人:张长念 2019-04-09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  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柔和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学术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

养生之本是养性和养德。主张养生不是“开源”而是“节流”,提倡“灯用小炷(炷指灯芯)”的理论,以减少人体能量的消耗,减缓人体的新陈代谢,以不使人体的各器官和细胞组织过早地走到代谢的尽头为宗旨。

中华养生学是一门贯穿中国哲学精神并印证实践对理性的思辨艺术。它渗透了儒、佛、道、医、武术诸家学说的传统养生理论,尤其重视对生命的体验,讲究顺应自然的节奏和法则。  

中国传统养生学不同于现代体育:

养生讲求心静,气和,阴阳平衡,体态自若,它追求健康长寿而不为强壮,感召对生命的敬畏,最终培养人的习常性保持机体动态平衡的意识。

现代体育则讲求强化体能,它以田径、体操、球类、举重、摔跤等竞技运动为基石,强调生命力的表现和超越,最终增强人的体质和体能,提高人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又见《庄子·养生主》(“得养生焉。”)。中国古代没有“体育”  或“体操”的概念,但有养生这一传统的词语。

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调养、积蓄、长之义;生,指人体生命。

养生,又称为卫生、摄生、养性。指调养人体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

养生学又称为养生之道,是研究如何增强体质、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学问。

中国传统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养生包括:形体调节、呼吸调节、心理调节、运动调节、生活调节等。

二、养生的意义

    “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十问》(马王堆医学史料记载),        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延续到今的“贵生”思想,即对生命的崇敬。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  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因为对生命的崇敬和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类社会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成为一种本能性的一致追求。

养生的目的: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对每个人而言,健康是人存在发展的基础。  没有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

对于社会而言,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长。国民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生命力的旺盛。

三、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  

(一)形神兼顾,养神为先  

   1、形:指形体,包括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基间的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

2、神:指人本的精神思维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  

3、形神之间的关系: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嵇康《养生论》)

    “形全不敝,精神不散。”  ——《素问·上古天真论》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  《素问·疏五过论》

形是基础,神是主导;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生;形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

养形与养神,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所以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必须兼顾,形神共养,不可偏废。只有形神统一,才是生命存在的首要保证;只有形神共养,才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最佳手段。

    4、养身需先养心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艺文类聚·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枢·天年》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古代医学认为,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为一身之主宰。即“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所以养生首务是养神,调形必先调神,养身需先养心。

(二)虚静养神,凝神益智

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则可抗衰延年,促进健康。

1、静养——对生命的轻抚

其手段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动则生阳,可以增强人的精力;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消耗,人的寿命可以相对较长。

儒家还认为“静能生慧”,所谓“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非宁静无以致远”。

2、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

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气”的产物,人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同受自然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这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状态。  

3、养生必须全方位

眠不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

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

遇事勿急,过急则狎;

喜怒哀乐,过度则伤;

必须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4、要善于控制情绪。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黄帝内经》中指出:过渡情绪对“五脏”的影响,以及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

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忧伤肺,喜胜忧;思伤脾,怒胜思;恐伤肾,思胜恐。

四  、养生的基本内容

1、心身修养:包括个人饮食、起居、睡眠、性生活、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2、功法锻炼:通过调息、坐禅、按摩、导引等各种功法,锻炼形神,强壮形体。

3、药饵补养:进食各种具有补养脏腑、气血的药物与食物,以健身健体。

4、祛病养病:包括患病之后对待疾病的态度、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合理调养方法等。

五、传统养生方法

(一)调畅神志

所谓“神志”,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过多的言词、过度的感情冲动以及过多的思虑活动,都可能伤精。

传统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若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许多养生家创立了许多保持精神恬愉、心理健康的“情志”调畅养生法,如精神内守、舒畅情绪、排泄忧闷、积极有为和涵养道德等。

(二)运动躯体

传统养生理论向来认为机体的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积极的保养方式莫过于适度运动躯体。

运动养生的方法很多,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十二段锦、太极拳等  

(三)适应环境

春秋时期,老子就明确提出了“顺乎自然”的养生观。《皇帝内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顺四时,适寒暑”的具体养生方法。后代养生家更是发展出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适应环境养生法,如适应四时节令养生法、适应昼夜晨昏养生法、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等。

(四)调理饮食

传统养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最早的医学典籍《皇帝内经》中就记载有食疗的药方。历经后世养生家和医学家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饮食保健原则和实用的食物调理方法,主要包括食素为主、荤素结合,食勿过饱,熟知食性,四时食养等。

(五)气功修炼

传统养生认为,气是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而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因而创立了“吐纳”、“炼气”、“服气”等气功修炼的方法,力图通过修炼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思想入静,以便发挥人体内的生理潜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


友情链接: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北京市侨务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际武术联合会 中国武术协会 志愿者之家 网络孔子学院
 版权所有 首都体育学院 | 电话: 010-82099007 | 地址: 北京市北三环西路11号 邮编:100191 |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1130